高屋建瓴
作者:成语故事阅读:25
【成语】: 高屋建瓴
【拼音】: gāo wū jiàn líng
【解释】: 建:倒水,泼水;瓴:盛水的瓶子。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。比喻居高临下,不可阻遏。
【成语故事】:汉高祖刘邦刚登基不久,有人向他报告说楚王韩信谋反。刘邦按照丞相陈平的计策,借机把韩信降为淮阴侯。大夫田肯对刘邦说:皇上治服了韩信,皇位稳定。关中这个地方,地势险要,是皇上建立霸业的根据地。这里进可攻,退可守,非常便利。如果从这里发兵攻打诸侯,可以居高临下,就好象从高高的屋顶向下倒水一样,势不可挡。这个成语比喻居高临下,不可阻挡的形势。也形容人洞察事物的能力非凡。
相关推荐
-
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
秦朝末年,各路起义军中有两支最大的力量,这就是刘邦和项羽的队伍。他们曾经约定,谁先攻下秦朝首都咸阳,谁就在关中一带为王。 结果,刘邦先攻破了咸阳,控制了函谷关。 项羽因此非常生气。他想我有四十万大 -
尾大不掉
这句成语见于《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:“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。” 春秋时,楚国国君楚灵王于公元前531年在城地、蔡地、不羹筑城,并打算派弃疾做蔡公。为此,楚王向申无宇征求意见:“你看让弃疾去蔡地怎么样?” -
比肩接踵
楚灵王知道晏婴长得矮小,就和大臣们定计,想戏辱他。 晏婴到了楚国郢都,可是城门紧闭。一个楚国的卫兵把晏婴领到一扇新开的小门前,请他从小门进城。晏婴冷笑一声,说:这是狗洞,出使狗国从这儿进;我出使楚国 -
妄自尊大
西周的厉王生活奢侈,残酷的压迫和欺压人民。当时有位忠臣叫凡伯,常常冒死劝谏,希望厉王能改邪归正,但是他不但得不到厉王的重视,反而被奸臣所嘲笑。 凡伯眼看着渐渐衰弱的国势,内心格外焦急,于是就写了一首 -
呆若木鸡
纪渻子是春秋时训练斗鸡的行家,由于他的名声太响亮了,于是齐王也把他找来训练斗鸡。 十天之后,齐王问他:“斗鸡现在训练得怎样了?”纪渻子回答说:“鸡的性情高傲,时候还不到。”十天后齐王又来问他:“这回 -
筚路蓝缕
春秋时,小小郑国,地处晋、楚两大国之间。北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,为了争夺郑国,矛盾很大。郑国既害怕楚国,也不敢得罪晋国,处境十分为难。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记载:那年春天,楚国攻打郑国,郑国抵挡不住 -
不求甚解
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陶渊明,小时候家里很穷,靠很少的农田维持生计。长大后,他曾几次做官,又因为不满官场的黑暗腐败,几次辞官回家。他不贪图荣华富贵,喜欢过清静悠闲的田园生活。在耕作之余,他勤奋读书,并 -
一狐之腋
春秋时,晋卿赵简子(也是后来赵国君王的先祖之一),有一个臣子名叫周舍。周舍,喜欢直谏。据说,有一次他曾立于简子门下三天三夜不去。简子使人问他何故如此,他说道:愿为谔谔之臣,墨笔操牍,从君之过,而日有所 -
贪小失大
战国时,秦国想并吞近邻的蜀国,但由于秦蜀之间的秦岭山高路险,攻取不便。有人给秦王出了条妙计,秦王听后非常高兴,立刻派人用石头凿刻了一条石牛,在后面放了许多金银财宝,说是石牛拉出来的粪便。然后把石牛放在 -
醉翁之意不在酒
北宋杰出文学家欧阳修,别号醉翁。《醉翁亭记》便是他的得意之作。 《醉翁亭记》讲的是安徽滁县城西的秀丽风景。那里有一座亭子,据说是山里一个和尚建的,欧阳修给这座亭取名为“醉翁亭”。因为欧阳修常和朋友来 -
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
齐威王痛改前非 公元前379年,齐国公子因齐即位,自称为王,他就是齐威王。 齐威王,刚临政那几年,不问国事,饮酒作乐,国家日渐衰败,人民生活困难。 有一天,一位姓邹名忌的人前来叩门,自称懂得弹琴 -
橘化为枳
春秋时齐景公的宰相晏婴,是齐国有名的政治家。他善于言辞,生活十分朴素,食不重肉,妻不衣帛,在各国都很出名。有一次齐景公派晏婴出使楚国,楚王想侮辱晏婴,于是和臣子们商量好一个计策。晏婴到楚国后,受到楚王 -
危如累卵
晋灵公为了个人的享乐,竟动用了大批的百姓和钱财,来建设九层琼台。他怕臣子们反对,就下令不准任何人来规劝。荀息知道以后,跑去见灵公。灵公为了防止他的规劝和阻止,就叫人准备弓箭,只要他一开口规劝,就立刻把 -
纸上谈兵
赵括从小学习兵法,自以为天下没有人能够与其匹敌。他的父亲赵奢曾经评论说:“打仗是非常危险的事情,而赵括把它说得太容易了,假使将来赵国不任命他为将军,那也就算了,如果一定要拜他为将军,导致赵军大败的人必